潘浔洪永林本报记者练炼
“老范早啊!”路口碰见范昭玲,村民个个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永修县八角岭垦殖场群山连绵,果树翠绿。7月18日,天刚蒙蒙亮,当地范记酒庄家庭农场的创办人范昭玲就扛着锄头往杨梅园里走。前不久,他的家庭农场刚举办完热闹的杨梅采摘节,亩杨梅树果园没空打理。雨季来临,老范赶紧去疏浚排水沟渠。
老范今年51岁,是个憨厚的中年汉子。“我太喜爱这片绿水青山了,创业走过不少弯路,现在总算找到了一条好路子。”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范昭玲乐呵呵地打开了话匣子。年,全国劳模徐京发通过“五荒拍卖”购得荒山亩,想联合农民在垦殖场搞果业开发。老范带头报了名,加入永修县京发林业合作社。由于缺乏经验、不懂技术,他种过早熟梨、桃子、李子、冬枣等果树,均以产量不高、口感不佳而失败。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开发荒山种果树,再难也要坚持。经过一番摸索,同时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老范第一年试种的20多亩杨梅树长势良好。后来,杨梅树越种越多,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杨梅树。杨梅采摘期短,鲜果不易保存,卖不掉烂在地里非常可惜。老范家里几代人都是酿造清明酒的,他决定用杨梅鲜果酿酒。如今,范记酒庄果园面积达亩。全部进入丰产期后,每株按照产公斤鲜杨梅计算,可用于酿酒的优质鲜果产量每年可达近50万公斤。
年,范记酒庄取得了生产许可证(SC)。目前,范昭玲的杨梅酒制作技艺已成功申报九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范说:“杨梅果已经成了我们增收的致富果。”
本文来源:江西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5.dafengshizx.com/dfsms/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