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温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小康中国·温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瑞安专场:当好“城人产融合”示范窗口抒写全面小康“瑞安篇章”。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解答
问题一
近年来,瑞安市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明显,侨贸小镇、智控装备小镇先后列入省级特色小镇,能否介绍一下瑞安特色小镇建设的整体情况?
瑞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榜桃:
瑞安特色产业基础良好,地域产业特色非常鲜明,建设特色小镇,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也是瑞安加快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瑞安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从顶层规划上、机制上明确特色小镇建设方向、建设目标,并给予土地指标优先支持、资金奖励、政策扶持等优惠政策,全力保障特色小镇建设。
二是强化重点突破。我市坚持树品牌、立标杆,依托海外16万华侨、侨领的资本、人才、品牌和渠道优势,集中精力、众创众建打造侨贸小镇,经过三年的创建,主要指标实现了“一跨越两翻番三倍增”,即累计完成投资超30亿大关,营业收入两翻番,税收收入三倍增;市场主体构建了“十百千万”的雁阵梯队,“十”即引进强企业、上市企业10家,“百”即引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百余家,“千”即新增个体工商户近家,“万”即吸纳1.5万多人就业;特色产业集聚了“50亿级领衔、10亿级扎堆”的项目矩阵,先后落地50亿级跨境电商产业链项目、20亿级京东瑞安智能供应链产业项目等亿级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5个,列入省“”工程3个,并招引落地了红星美凯龙、万达广场、希尔顿等一批知名品牌,入驻侨企总部60余家;总体上成功建设成了侨商资源汇集、侨贸电商活跃、侨乡文化浓郁的全产业链跨境电商特色小镇。今年,侨贸小镇顺利创成省级命名类特色小镇,实现温州破零的目标,也是目前全省唯一一个以“侨”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三是强化梯次培养。我们在冲刺侨贸小镇命名验收的同时,也在全力抓好其它特色小镇谋划建设,总体上,我们现在已经有省级特色小镇2个,温州市级特色小镇2个,瑞安市本级特色小镇7个,形成了良好的梯次培养格局。像去年,我们的智控装备小镇跳级列入省级创建类特色小镇,目前已经入驻企业家,创业板上市企业1家,拟上市企业3家;落地省“”项目4个、省重大产业项目6个,成效显著。近期,我们还在瑞安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谋划建设塘下智能汽车小镇,计划打造具有标杆性、引领性的国家级特色小镇。
下步,我们将聚焦2.0版特色小镇建设要求,不断推动小镇迭代升级,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问题二
明年是浙江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工作现场会在瑞安召开十五周年,请介绍下,瑞安近年来在探索推进“三位一体”方面的情况?
瑞安市委书记麻胜聪:
14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总牵引”,以“合作联合、一体发展”为改革路径,改变过去那种局限于“一亩三分地”的分散经营、分散管理、分散服务,推进涉农资源整合,形成以农合联为大平台的大合作、大服务、大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14年来,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元增长到元、年均增长11.3%,获得“全国改革十大探索”、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等荣誉。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以“规模提质、智慧赋能”推动生产大合作。我们大力推进规模生产,建成陶山甘蔗等十大特色示范基地、1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35个现代农业园区,天井垟建成全省最大粮食生产功能区。我们大力推进合作社提质,提升专业合作社家,淘汰家,比如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获评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大力探索“智慧农业”,天井垟打造全省首个“5G+智慧农业”基地,艾米农智谷成为省重大产业项目。我们还引进了世界强中化农业,打造全国首家“MAP+三位一体”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滨海十万亩都市田园新天地。
二是以“品牌提升、双线拓展”推动供销大合作。我们实施品牌战略,让农产“上档次”,创建全省首个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瑞安农产”,主打瑞安优势农产品,“瑞安清明早”、温郁金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比如高楼东魁杨梅一斤价格比原来翻了一番。我们推动电商助农,让农民“得实惠”,比如“邮乐网”销售的“天井垟大米”已突破万斤,由于省去中间分销环节,合作社每斤可增收0.2至0.3元。我们打通线下渠道,让销售“更顺畅”,比如引入菜鸟、京东等企业打造现代物流,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是以“金融提效、创新惠农”推动信用大合作。我们创新农村信用担保解决农民贷款难。创立全国首家县级农信担保公司,累计为合作社成员提供农信担保约户次,总额9.98亿元。我们创新互助模式解决合作社筹资难。全省规模最大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成为温州唯一一家经银监部门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会,累计放贷笔、4.77亿元。率全省之先推出“农业先锋贷”,帮助优质信用农户实现无押贷款。我们创新农业保险降低农业“靠天吃饭”风险。率先探索全国首家财险农村保险互助社试点,互助共济、共同抵御风险,为入社社员增加保险“靠山”。
总之,我们将全力当好这项改革的探路者奋斗者展示者,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成果,为全国提供更多“瑞安经验”。
问题三
请问近年来瑞安在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中,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为群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瑞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榜桃:
近年来,瑞安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集成办”上做了大量工作,构建了“15分钟政务服务圈”,群众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是健全行政服务体系,解决好到哪里办的问题。抓好线下办基础建设,在综合考虑各镇街人口密度、经济规模的基础上,打造“1+8+15”的行政服务体系,其中“1”即市级行政服务中心,“8”即塘下、湖岭、陶山、高楼、马屿、飞云、莘塍、仙降等8个A类镇街的行政服务中心,“15”即其它15个B类镇街的行政服务中心。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今年网上可办率、掌上可办率分别达%、98%,布设“瓯e办”终端台,今年已受理办理10万余件,领跑温州。近期还将在常住人口在1人以上的重点村(社区)分批布设多台。
二是持续深化就近可办,解决好怎么办“便”的问题。我们聚焦让群众办的便利,按照“有需求、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的原则,将项政务事项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其中项与群众日常紧密相关,并选配了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代办员”名,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全市域、全领域的代办帮办服务。今年还在4个村(社区)试点开展远程“视频办件”,下一步将在全市面上推广。
三是突出办事流程再造,解决好怎么办“好”的问题。我们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总引领,聚焦公民出生到死亡、企业设立到注销“两个全生命周期”,重新整合在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办事事项重新整合,实行“一站受理、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一网通办”。目前,我们已成功实施了出生、车辆上牌、不动产与户籍登记联办等65个“一件事”。其中,出生“一件事”为全省首创,实现了新生儿父母“跑零次”或“跑一次”即可1小时办结新生儿出生、户口登记等所有事项,相关做法在新华社“总书记推动的改革身边事”主题报道首篇推送,获得了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在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例会上作典型发言。
问题四
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而学前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群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fengshizx.com/dfstc/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