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作诗绘画,原来明清时期新年都是这么过

发布时间:2023/3/28 19:41:49 

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原因,也因为传统节日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平日里虽然说31号要跨年,要过元旦,但是没有一个人会真的认为新的一年已经来到了。我们都习惯了去过农历的新年,但是今年正好有机会去南北湖度个假,这里的年味已经很重了,所以在这里已经可以体会到不少过年的气味了,就当我提前过了一个新年吧。

小时候,年味是一张漂亮的窗花,是一张大大的福字,还是一堆的零食与能穿上的新衣。

长大了之后,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淡,开始对除夕的倒计时没有了期待,对于满桌的零食漂亮的新衣也没什么兴趣了。

我想,我们都需要一个寻找过往的契机了。

春节临近,中国人有挂福字的习惯,俗话说“福到”,“福到”把福字到过来贴门上,就能引福进门。

在商玉客栈里,有艺术家在写福字,他的字可好了,一张红宣纸,一直狼毫笔,一块上好的砚台,一只笔托,这一张张的福字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他摆好宣纸,起笔,蘸墨,然后落笔,一气呵成,一个大大的“福”字就展现在我们眼前。现在这样红红的福字,很快就要走进家家户户,然后给这一整年都带来好运。

刚刚写出来的福字,笔墨还没有干,湿湿的看上去很有光泽。一般来说,长时间写字或者绘画的人对于墨砚都是比较挑剔的,如果墨不好,再好的字也总会缺了一点味道。这里的福字也可以选择带回家一两张,贴在门上,新的一年福运当头。

写这样的新年福字,也是需要功底的。写在正中,一笔一画皆是劲道,当然,一气呵成最为重要,如果来回描笔,这个字大抵也是不好的。

正对着写字写对联的桌上,坐着一个编织艺术家,她面对着一堆大大小小的铜钱,一些桌子珠子红线。她根据这些搭配穿成挂件,一般也都是以福字为主。

她们做这些编织的时候,特地有穿上大红色的唐装,披着大红色的披肩。她笑着说“是不是艺术家都比较需要注意形象,我也还是穿上你再拍照吧。”

后来我就等她穿完才又拍了两张。

她的手可灵巧了,在她的手下,一个中国结几秒钟就能编出来了,虽然我就站在旁边盯着看,但还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大概我真的就是一个手残星人吧。

这种编织物其实孩子是更加感兴趣的,我也有过那种无比好奇的年代。那时候珠子线绳都很便宜,几毛钱可以配齐一整套。然后上课的时候,会趁着老师不注意偷偷在下面编手链,也会专门多编上几条,和小伙伴互换然后一起戴在手腕上,天天得意洋洋。

现在的孩子依然对这个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只是现在会手工编织的人已经很少了。

听说铜钱串起来也寓意着很好,主要是寓意着财运福运。我好像也有一个铜钱挂柜,是真的从前的铜钱,故宫博物院购得,不过这次没有带出来。

木质品,但是我并不是特别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

这里的木质品很多,都是手工制作出来的,像马车、磨豆腐的、背篓等等。都是当地的民俗艺人自己慢慢拼装出来的,很精致。这些都是旧时人家常用的物品,只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我们越来越难看得到这些东西了,逝去的岁月,当真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有兴趣倒是可以带一两件回家当作装饰。

编背篓的老人,他正在用刀慢慢的磨平竹编。笑嘻嘻的坐着这件事,这是非常享受自己的这份工作呀。

这里的每一位民间手工艺人都身穿着大红色的唐装,寓意红红火火的来年。

在竹匾上画着一些民俗画。

竹匾画,就是以竹匾为道具,民间绘画艺人在上面精巧排布,细致作画,而产生的一种乡间画作。在海盐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保护和发展中,丰义村的竹匾画手工艺得到了良好保存。

用的是水粉颜料,慢慢慢慢的在绘制一些。但是这些画过的竹匾也就只能用做装饰了,水粉颜料遇水会融化,所以也就只能做做装饰啦。

我一度很想说能让我也画上两笔嘛,只不过他这会在收尾的细节部分了,我并不知道他的创作灵感是什么,所以收尾部分也就不好上去添乱了。

不过我还真的没有尝试过在竹匾上绘画过,以后要尝试一次,一定也是一个不一样的体验。

在这里的院落中还隐藏着一个小酒坊,我是被酒的香味给吸引过来的。自家酿制的杨梅酒,味道香醇浓烈,也很适合女士小酌。

走近这里的时候,味道散发的更重了,如果馋酒之人大概立刻就要钻进去了吧。

高粱做的酒,过了蒸汽,又慢慢酿制,才终于有了我们现下闻到的味道。

我对于酒的制作过程了解的不多,只能说在这里看看。倒是左手边的墙壁上挂着的蓑衣吸引了我的眼球。蓑衣在古代是下雨时的雨具,旧时的人常用,不过我们现在是看不到了。

蓝印花桌布上放着一个黑色的花瓶,就算在冬季也要插上几朵花几只绿叶。在满是荒凉的冬季,一点绿意都能温暖人心。

花瓶的背面是酿制好的酒,特别的香,真想喝上一杯,在冬季里暖暖身。

这两张座椅是用来给人们拍穿越照的,在这里可以穿上古装拍几张照,一个人就不好玩,一定要有2个人甚至更多的,这样可以做各种搞怪的造型,然后拍出各种恶搞的照片。

磨豆腐,豆腐渣还有些残留在转盘里。这里磨制出来的,可以做豆腐也可以做豆腐脑,还可以磨一杯甜甜的豆浆喝。转啊转啊,慢慢的时光都在手下的转盘里。

原料就是这样上好的黄豆,提前泡水泡好,然后慢慢放进去就可以了,不过一次是不能加多的,而且要配合着加水,不然也不太好操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三字经是从前孩子的启蒙读物,我们这个年代看的已经不多了,能记下来的也就是前面几句,再往后就不知道了。

书下的油纸伞,红的黄的蓝的,颜色真鲜艳,这里如果穿一身旗袍打上一把油纸伞倒还是挺有味道的。

客栈的前前后后都栽种着一些新鲜蔬菜,这里的蔬菜摘菜下来吃到真的是非常好。

自家栽种着的,没有农药,也不用担心会有污染,就算被虫咬了,也是生态的表现。

新年祈福,拿一个莲花灯,点燃,许下一个心愿,放在池中。新的一年,福气绵绵。

客栈里几进院子都挂满了这样的牌子,上面的很多文字都是关于年俗的一些解释,以及一些在这里哪里可以体验的到的指示。做的挺用心的,也挺有意思的。

来商玉客栈里体味年味,完全可以顺着这些指路牌逛一逛走一走,既能尽心,也可以找到这里所有的精髓之处。

又要是新的一年了,有人还在追忆,有人还在传承,我们就这样,一点一滴找回从前的滋味,然后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这就是年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5.dafengshizx.com/dfstc/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