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酒鬼酒之后,今年曝光的不合格酒水中,孔府家酒、伊珠葡萄酒等均检出含有甜蜜素。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水的质量安全与人民的健康息息相关。其实,酒水中被检出含有甜蜜素,也并非个例。查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就会发现,白酒企业被检测出甜蜜素早就被发现,并且更像是行业潜规则。
那么,有人就问了,“甜蜜素”是啥?它对人身有什么危害?如何识别过量食用甜蜜素的食品?
一、“甜蜜素”是啥?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甜,易溶于水,不溶物乙醚,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
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而价格仅为蔗糖的三分之一,而且它不像糖精那样用量稍多时有苦味,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
可用于清凉饮料、果汁、冰激凌、糕点食品及蜜饯等中。
亦可用于家庭调味、烹饪、酱菜品、化妆品之甜味、糖浆、糖衣、甜锭、牙膏、漱口水、唇膏等。
二、我们标准用量是多少?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的规定,甜蜜素作为甜味剂,其适用范围为:
1、酱菜、调味酱汁、配置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等,其ZUI大使用量为0.65g/kg;
2,蜜饯,ZUI大使用量为1.0g/kg;三,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等,ZUI大使用量8.0g/kg。
GB-《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膨化食品、小油炸食品在生产中不得使用甜蜜素和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
而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配制酒中的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应≤0.65g/kg,其他酒类中均不得使用甜蜜素。
据白酒行业权/威人士解释,白酒中不允许添加甜蜜素是从保持白酒酿造工艺的纯洁性角度考虑的。
因为有些高/端白酒喝起来会有甜味和香味,口感相较一般白酒也会提升一个档次,而按照白酒的传统工艺,不/添/加甜蜜素一样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白酒,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所以有些小酒企就会投机取巧,加入甜蜜素或者其他添加剂来提高口感。
如此以来,不公平的竞争会造成市场的混乱,对白酒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甜蜜素的安/全性及危害一般情况下,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对甜蜜素的摄入量,ZUI多不可超过毫克;如果长期过度食用甜味剂超标的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而对人体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若长期过度食用,可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甜蜜素有致癌、致畸、损害肾功能等副作用,美、英、日、加拿大等国随后也禁用。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还有55个国家和地区承认甜蜜素甜味剂地位。
我国也对甜蜜素在食品中加入的量做了严格限定饮料中甜蜜素的ZUI大使用量为0.25克/千克。
四、有没有识别滥用甜味剂的食品的方法大部分甜味剂超标的食品是很难依靠感官鉴别出来的,需用仪器才能检测出来。但对于蜜饯食品,可以做点粗略的鉴别:蜜饯如添加适当,含在嘴里甜味绵长,回味性好;但过量添加会有股苦涩味和金属味。
建议大家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看清标签内容,明明白白消费;要从健康角度出发,提倡消费含有天然食糖的食品和饮料。
甜蜜素的滥用当你吃着鲜美的腊鸭舌,啃着香喷喷的腊鸡腿时,可能不会想到里面可能加了大量的甜蜜素等违禁添加剂。因为加了甜蜜素的鸭舌和腊鸡腿,颜色好看,吃起来更香。
"国家明确规定,甜蜜素不能作为肉制品添加剂。如果过量食用这些加了甜蜜素的肉制品,对肾伤害很大。亚硝酸钠也不能超量添加,吃多了可能致癌。"
当你喝着甜甜的”珍珠奶茶“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里面可能加了大量的甜蜜素等违禁添加剂。
"正宗的珍珠奶茶是要加鲜奶的,还要用红茶、白糖等。"而如果用奶精、果糖替代奶粉和蔗糖,使用甜蜜素替代白糖,甚至用自来水代替纯净水并添加上色素,制作出粉红的草莓口味奶茶、奶黄的芒果口味奶茶等,这样的奶茶,其成本差不多只有5角钱左右。
”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那英的一首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每年的,也只能是暴露出冰山一角,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擦亮我们的慧眼“,不要让舌头替代了胃。
让我们吃出健康,喝出健康来。吃出我们的好生活。
远离甜蜜素,远离各种有害于健康的添加剂,”甜蜜素“不甜蜜,可能是苦涩和痛苦。
愿每一天都是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5.dafengshizx.com/dfstc/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