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嫒花的杨梅基地建于一片葱郁的山谷之中,在茶亭镇,这样的山谷到处可见。
7月初,长沙市望城区茶亭保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杨梅已经全部采摘完毕,这家位于长沙北部种植面积亩的杨梅园,是茶亭镇杨梅种植的一个开端,用杨梅园老板李嫒花的话说,“5年时间种植杨梅,今年看到成效了。养的鸡都是在杨梅园里跑,杨梅游览观光餐厅也即将推出。我种的杨梅消费者都很喜欢吃,效果超出了预期。杨梅在6月初就有消费者来采摘,采购商也络绎不绝找上门来了。”
依然是定位立体农业,以果林为主打——李嫒花的杨梅、山地鸡加上乡村旅游内容激活了这一业态在这一带的爆发力。茶亭镇以果林为主的立体农业正在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李嫒花的杨梅基地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种植:茶亭深处有人家
杨梅在湖南的娄底、怀化等地区比较多,李嫒花永州道县老家的杨梅,一棵树产量会有多斤,一亩地的收入超过万元。
李嫒花将杨梅树引入望城区茶亭镇,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在当今水果品种相对丰富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优势更为突出,这一点确实有值得借鉴之处……
李嫒花原本与丈夫一起做消防生意,年来到茶亭镇开山种树,当时山里是各种杂树,路也不通,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出去了。李嫒花迎难而上,顶着每亩承包资金超过元,每棵果树元的成本压力,在原本快被荒废的山坡上,开地种杨梅,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年,花了一年多时间把基地开发的合作谈好,开发的补偿费都给了当地农民。年开始种植杨梅,从50亩、亩逐渐增加到亩,成为长沙市重要的杨梅基地。
搞农业既辛苦又需要钱,前些年赚的钱都投入到了杨梅园里,也有心痛的时候,但放弃又舍不得,看着杨梅林的一片绿色,果树长得越来越漂亮。尤其是6月份,杨梅挂果就会觉得所有的努力和投入都值得。
“当时是一边种杨梅,一边学习种植技术。”李嫒花告诉记者,她一开始并没有杨梅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茶亭镇上的政府机构带着她去学习,并找专家传授方法。一年多后,李嫒花的种植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5年过去,杨梅挂果,被专家评价为优质产品。
今年,有好几名投资者来到基地说杨梅好吃,评价很高,希望联手将李嫒花的杨梅打造成高端品牌。
创新:立体农业打造新标杆
勤劳的人总是会想办法向前发展,寻找致富之路。
农业的创新方式有很多种模式,它的投入时间长,效益回收慢,单一的业态难以生存,因为缺乏资金的持续提供。它能够得到大发展,但这过程中也会遭遇大挑战。要想在这一块扎根,需要团体合作达到产业化的集聚优势。
李嫒花的杨梅林之所以有着强劲的生命力,记者采访时最深的感受就是她的坚忍和承受挑战能力,不断寻找适合的农林搭配方式,有些山坡不宜栽种杨梅,她就会去栽沃柑和杨桃,直至把山林的效益有效发挥出来。
杨梅树种下去的那一年秋天,李嫒花就买了多只山地鸡放在杨梅林里,鸡可以吃果园里的虫子,鸡粪则成为了果园的肥料。母鸡孵化小鸡让果园里的鸡越来越多。山地鸡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自然生长,能够卖到每只元。
采访当天,李嫒花正在制作杨梅酒,将杨梅洗干净、沥干,放入谷酒里,待两三个月后,谷酒与杨梅融为一体,杨梅酒就可以喝。在李嫒花家里,二三十瓶杨梅酒被放在阴凉处,都是消费者向她订制的。她一脸的笑容,递给记者她自己种的西瓜,那种童年吃西瓜的味道一瞬间就回来了。杨梅林让李嫒花和丈夫的身体都变好了,天天吃的都是健康食材。
后记:农林产业大有可为,这一点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一二线城市的生鲜电商供应链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但在四五线县级城市中的农林产业,还处于一个开荒期。各种业态的互补,高效益产品种植,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杨梅果园,仅仅是农业立体化智慧升级万千气象种的一道缩影,指向未来的,是拥抱互联网经济,深化智慧农业产业链建设才是与时俱进最为深刻的标签。
本文作者:湘农稻田——刘硕
转载请注明:http://www5.dafengshizx.com/dfsms/618.html